临床质谱应用"多点突破",便携式技术实现检测效率质的飞跃
2025年6月12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四届临床质谱技术与应用进展”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质谱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以及多组分同时检测的能力,逐渐成为推动临床检验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力量。本次会议也邀请到多位专家围绕质谱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入探讨。本篇带大家一起回顾会议的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看相关报告回放~) 在肿瘤诊疗方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教授团队聚焦脑胶质瘤这一高异质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采用基于直接毛细管电喷雾(DCS)的便携式质谱系统,显著提升术中分子诊断效率。该技术可在1.5分钟内完成IDH基因突变检测,且在260例胶质瘤患者的697个样本中达到了100%的准确率,显著优于传统病理和分子检测方法。该成果大幅提升了神经外科手术的实时决策水平,有效平衡肿瘤切除率与神经功能保护,提升了患者的整体预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印彤研究员团队通过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了与胰腺导管腺癌辅助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关键生物标志物,进而建立了愈后风险评估模型。该研究为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点,依托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等平台,推动了蛋白组、多组学整合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为药物筛选和临床路径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质谱技术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中也展现出突出优势。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吴镜老师介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在检测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相关病因时,具备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有效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是实现早期干预和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此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翟燕红老师指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可实现对孕产妇和儿童群体关键营养状态的监测。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小,却与神经发育、免疫功能等密切相关,精准检测有助于早期干预和个体化营养补充,保障妇幼人群健康成长。 (点击图片看相关报告回放~) 质谱技术在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广泛。北京协和医院王洪允老师在报告中指出质谱技术可用于新生儿筛查、药物浓度监测,解决诸多临床问题。目前,质谱在国内医疗体系中的应用主要分为精准医疗和药物分析两大范畴。在精准医疗领域,质谱技术助力新生儿筛查和药物浓度监测,保障人口健康。在药物分析领域,质谱技术支持小分子药物定量检测、药物代谢产物鉴定等,为药物研发提供关键数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立波教授指出,随着多款生物药在我国获批上市,质谱技术在药物浓度监测、疗效评价及换药安全性评估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高通量、灵敏、精准的特点,不仅可用于生物药一致性评价,还为个体化用药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志教授团队构建了含2000多种常见毒物和药物的定性谱库,开发了覆盖有机毒物、挥发性毒物、重金属及离子型毒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方法,并积极探索微型质谱技术在毒物检测和临床的应用,极大提升了中毒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为临床急救和治疗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 (点击图片看相关报告回放~) 尽管临床质谱技术迅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而质谱在临床检验领域面临参考方法少、标准物质缺乏等挑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宋德伟研究员指出,中国临床质谱市场虽高速扩张,但临床质谱检测项目数量有限且基层医院普及不足,亟需完善参考测量系统和量值溯源体系,提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德米特王峰董事长也针对行业现状提出,临床质谱虽然潜力巨大,但存在报告周转时间长、多方利益机制未健全、自动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临床普及和应用推广。未来需推动规范化、自动化和完整溯源体系建设,加强法规学习和行业协作,推动质谱技术真正服务临床需求,造福广大患者。 在技术创新方面,SCIEX、沃特世、英盛生物等积极推动前沿技术应用。SCIEX通过简化前处理流程,显著提升了类固醇激素、类芬太尼中毒、儿茶酚胺等常规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开拓了功能医学、环境暴露和毒物筛查等新领域应用。沃特世也推出涵盖样品处理、仪器设备、专业耗材和数据分析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助力临床质谱检测高质量发展。其多款创新仪器,如高灵敏度三重四极杆质谱TQ Absoute,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标志物发现、毒物筛查等前沿领域研究,为中国临床质谱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扩展注入强大动力。 总体而言,质谱正在逐步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分析检测技术,在疾病早筛、肿瘤诊断、药物治疗监测等多个方向持续拓展应用深度与广度。随着标准体系、技术平台和临床机制的不断完善,质谱有望在未来成为支撑精准医疗及个性化医疗的重要技术,真正实现高效、精准、个体化的健康服务目标。 ~~~更多精彩内容~~~ 在国家不断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和司法鉴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正成为破案与证据链构建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法庭科学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生物技术的突破、数据分析工具的进步、人工智能的介入等,正不断推动传统司法鉴定模式向“精准、快速、智能”的方向升级。为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2025年7月22日举办“分析仪器及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网络研讨会”。本次网络会议将汇聚来自公安刑侦、禁毒、食品药品执法等一线机构的技术专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聚焦刑侦、禁毒与环食药相关领域的技术前沿与应用落地,系统探讨刑事科学技术的创新趋势与应用进展。
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orensic250722/< br /><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