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仪维修维护 | 流式分析仪自主维修经验分享
维修事件一
单位:现代生物研究院公共仪器平台
完成人:维修维护专家 李红召(生科院)、维修维护专家 沈凌霄(现代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4年9月25日-2024年11月12日
1、事件经过
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大型仪器公共平台有1台价值200多万的5激光18通道的高端科研型流式分析仪,2024年9月22日,学生刚开机就闻到烧焦味道,立刻汇报给仪器平台主管沈凌霄老师。
沈老师先是联系了原厂工程师,但由于仪器已经过保,因此工程师只能先远程指导沈老师拆解机器,尝试一下能否发现问题所在。
虽然沈老师有一定的拆解流式分析仪的经验,但考虑到本次故障很有可能和电压过载相关。为了安全起见,沈老师主动联系了生科院李红召老师,约其一起排查故障。
李老师和沈老师经过2天的共同排查,在工程师未在现场的情况下,发现该仪器在同一块底板上的7块电路板都出现芯片损毁事件,同时稳压电源也查出输出电压过低的问题。
当反馈给原厂之后,原厂工程师也直言该情况非常少见,特别是在电源模块未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其下游电路竟然还能出现连续性烧毁事件。事后原厂给出的维修方案是替换底板上所有的电路板,预计维修总金额近35万。
考虑到维修金额过大,李老师和沈老师商议决定自行尝试维修电路板。期间两位老师花了3-4天时间调研芯片电路,沈老师还特地将各类材料整理成PPT方便两人讨论,李老师采购了共计500多元各类电路芯片准备原位重新焊接。
由于芯片种类及损坏的数量较多,两位老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花了至少5天的时间才将烧毁的芯片依次焊完。
最终,经过李老师和沈老师的共同努力,损毁的7块电路板中,共修复了6块电路板。虽然最重要的价值11万的GMS联机版由于是带程序的芯片出现故障实在没办法修复,但其它不带程序的电路板上烧毁的器件均已重新焊接上去。
2、经济挽回
本次大仪维修在花费500多元的情况下,预计经济挽回约在15万元左右。
维修事件二
单位:现代生物研究院公共仪器平台
完成人:维修维护专家 沈凌霄(现代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4年11月10日(周日晚上)
1、事件经过
2024年11月10日周日17点左右,沈老师接到学生反馈,1台价值200多万的5激光18通道的高端科研型流式分析仪出现问题,细胞无法正常上样。沈老师第一时间就到达现场排查故障,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确认是给鞘液桶供压的气泵出现故障,需要更换。
联系原厂工程师后,工程师表明仪器已经过保,上门更换部件需要排队等候,时间至少3天以后。但由于学院对流式分析仪的使用有着极大的使用需求,每天预约量接近饱和,甚至周日当天晚上都有学生约到了22点,一旦机器出现问题,整个学院的流式实验都将被迫停止,影响面太广。
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科研工作,经过2个小时的拆解测试,沈老师终于将核心零部件全部更换维修到位,确保当晚以及未来学生们的科研实验不受影响。
2、经济挽回
本次大仪自主维修,节省学院支出原厂工程师上门费3000元,并且能在第一时间现场解决,确保了学院科研工作即使在周末也不受影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lN-ijYiVuN4zuHvt3BLsg